我经历的数学班足球之优劣——中场篇

以下只代表个人观点,
决无有人身攻击之意。

90年代之前,世界足坛主要分为两大流派——Brazil技术流&Germany拼抢流,标志就是巴德并立。不过到了90年代,拼抢流势力渐渐削弱,应该说`96 Euro德国夺冠就是拼抢流的绝唱了。此后以`98 World Cup为分水岭,拼抢流逐步没落。如今纵观几支世界强队几乎全是技术流——Brazil、Argentina、Portugal,就连一贯长传冲吊England也已走了这条路。而拼抢流就只有挪威、苏格兰等寥寥几支二流队了。
所谓技术流派,就十分需要控制中场。说到对中场的控制,不免提到进攻组织。其实我想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对此理解并十分不清楚——我们说Rui Costa、Veron、Zidane踢得好,往往说的是他的盘球过人、传威胁球,但实际组织进攻不至于此。
对位置理解得不好,便很难踢好。其实六年中班里所谓的中场,往往不是工兵型,就是"影子前锋"。当然外部原因也是有的——场子往往比较小,人数又少,中场也不容易区分。不过虽然如此,但鉴于一般的认识,我还是把中场单独分出作为一章。

如果说这六年中班中只有一个真正的中场,那就应该是俞浩了。球场上有这样一种人,他在场上踢球时并不起眼,但一旦没有了他你就会发现原来少了这么多东西——比如说`98 World Cup法国队的佩蒂。俞也算这么一个人,球场上不太引人注目。不过这与他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速度慢,出球也不快,体能还不好,由守转攻时严重制约进攻速度。总之看他踢球确实比较累。但与之相对其传球准确,射门虽然力量差一些但准确度也相当高,最重要的是分球意识、大局观在六年中这几个所谓中场中是很好的——这也是作为进攻组织者必要的。就其特点而言,俞浩是需要一支节奏较慢,注重配合的队伍并且周围的人都要有一定的水准才好发挥,而且水准越平衡作用越大;反之如果是快攻快守,个人表演成分多一些的队伍,作用就要削弱不少。形象地说,好比一只气球,在不吹爆的前提下,吹入的气越多就越大——如果与周、陈一起打,就能发挥很多;如果与一群"白痴"一起,便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我不知道锡九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看他打牌的表现确实够呛。如果是真傻,那这孩子就算完了。其实踢球很需要脑力,中国之所以踢不过日韩,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日韩的队员中有智商160的大学生,而中国队员恐怕小学都没毕业。锡九不应该算一个中场,之所以感觉上把他算成中场,大概是因为他踢球时站在前锋与后卫之间吧。如果从本质上讲,锡九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影子前锋,攻击时在前锋身后适时插上,但不起串连攻防的作用。从技术上讲,锡九技术还是比较好的,停盘穿射都过得去,没有大问题,动作感觉很顺。头球很好是难得的优点。缺点是动作频率慢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慢引起的问题,防守也有很大问题。至于不具备组织进攻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了高一联赛时班里组织的混乱,是致命的。

赵璞作为守门员很好,毕竟小学是足球传统校,练过一阵。作为中场来说不论别的,单说身体条件实在是太单薄了一点,对抗方面恐怕连我都不如。要是这样来打前卫,缺乏阻截能力,一定会把后腰给累死。其他方面来说,传球还不错,带球也能带几下,防守意识可以,但身体太软,找个比较壮的前锋一撞就过去了。腿部也瘦,造成射门没什么力量——准确度还行,而且也容易受伤。不过身体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要想好好踢的话,一定还要努力练一下。总之,赵璞可以算是一个中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是对一支身体不行或者脚下比较干净的队伍,作为一个8号——10号意志的体现者还是很合适的。只可惜这六年中,班里还没有一个可以穿10号的人。

蔺轩也可以打守门员——我发现在这个班里,强的人打前锋,弱的人打后卫,会守门的打中场。从初中一直到高二,轩轩一直只能算是个工兵型。不过到了高三以后,他确实比以前变聪明了许多,也能穿出一些好球,大抵是因为和我们踢得比较多吧。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轩轩的脚力还是非常强的,大力射门一般人是挡不下来的——前提是打在门里边——也不愿去挡(反正我不抽疯去挡)。盘球一般。穿跑感觉比较不好,有时会踩不上点。原因我们觉得是跑位时老是从自己的方面去想,而不去为别人想。总体来看,打中场还是不如打守门员那样好。

这六年中其他的中场以我个人观点都是不值一提的了,有些最多算一个工兵,有些本就不算太会踢。
许多字数,写了好久真累。

                                                            霏昀
                                                              2002.08.02 17:5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