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读书笔记

发奋而为,因为再不写就又拖过这个月了……


一个岛的可能性(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2005年著。余中先译,文汇出版社,2007年。

很早买的,但之前一直闷得读不完。不过上个月末利用坐飞机的时候进入,竟然很快就读完了。

这本小说的美感建立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世界观小说”,讲述在一个人类消亡的末世里,克隆人不断阅读母体的“生命叙述”来感受生活。我一向喜欢世界观小说,因为好的世界观小说是在通过狭小的窗口来窥视宏大的设定,这其中有“冰山”的美感。其次,小说由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母体达尼埃尔1第一人称的生活经历,另一条是克隆人对母体生活经历的诠释。而后者因为已经失去了一部分人的能力——比如无从理解“笑”的含义,使得其诠释产生经典的“陌生化”效果。这种无情感诠释对达尼埃尔1叙述的消解,也为小说贴上了虚无主义的标签。

稍有遗憾的是,小说的后1/3,也就是叙述的两条线索开始汇聚之后。先是达尼埃尔1逐步拨开“克隆人叙述机制”诞生的面纱,另一方面克隆人又走出“牢笼”进入“世界”去发现“可能之岛”。我以为从这一段直到尾声达尼埃尔24见到大海,破坏了末世不可知的美感——当然可能是为了完结故事不得不做的妥协。

不论怎样,这本小说完全打动了我。

“尽管我认真阅读了达尼埃尔1的生命叙述,我始终没能彻底明白人们说到的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并没有把握住他们赋予这个词的众多的、互相矛盾的全部意义;我把握住了性别搏斗的粗野,情感隔离那无法忍受的痛苦,但是我始终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他们抱有希望。在这些相反的憧憬中,他们可以建立起一种综合形式。”


巨兽(Leviathan)》,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92年著。焦晓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这是《纽约三部曲》之后,读的第二本奥斯特。而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部曲里的最后一个故事——两者有着几乎相同的结构:

主人公是个作家,但有一个写作能力更为出色的朋友。这个朋友才华横溢、极具个人魅力,而且稍有一点神经质。在某种机缘巧合下,朋友忽然从意外中领悟“生活的本质”——有些近似于禅宗的顿悟。伴随顿悟的是其生活轨迹的巨变以及从主人公生活中的消失。故事最后,朋友和主人公偶然的碰面,使主人公得以了解一定的“真相”,以讲述整个故事。而朋友则迅速地走向自我毁灭。

虽然奥斯特笔下的“朋友”最后选择的生活方式迥异——恐怖分子或者避世者,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显示着某种“浪漫”、“理想”的特质。这种“浪漫”和“理想”其实一直若隐若现在他们过去的生活中,被“秩序”所压制,但是意外使“秩序”彻底地从他们的生活中退让。从此他们成了实践的“理想主义者”。不幸的是,这种“理想”也导致了毁灭。

那么在这过程中,奥斯特到底想表达什么呢?至少在我看来,理想或者秩序只是个人选择,并不存在优劣的区别,而在背景之上凸显出的只有命运的偶然和巧合。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此我们无处获得帮助,只能求助于彼此。民主不是来自赏赐,我们必须每天奋斗争取民主,否则就会面临失去民主的危险。惟一可供我们支配的武器就是法律。如果忽视孩子,那我们就是自我毁灭。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目前的存在才有意义。”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雷指推荐。我承认之前我不觉得有读一读经济方面内容的必要。我更关心类似权利、自由、平等这类概念。如果认为经济是一门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那么这和政治哲学是完全不相关的;而如果认为经济繁荣是政治的目的之一,那么我觉得可以避免细节,而更多去纠缠繁荣和其他几个名词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在一个人人都“懂”经济的时代,我在聊天中总会陷入“货币战争”的泥潭——经济形势好的国家都是“金融阴谋论”的邪恶国家,而经济形式差的国家则一律是失败国家——其结果是否定任何政治上的优劣。

回到这本书,作为各种报刊杂志文章的合集多少有些啰嗦。我在豆瓣上的记录了是:“没时间的话看序言和最后的话就行了。大概讲了三件事:1. 现代金融是跨时间空间的交换活动,因此加强了资本的“流通性”,好处无穷;2. 现代金融需要建构在良好的制度(特别是法治)上;3. 儒家的“家”观念是一种隐式契约的金融活动,所以传统中国文学的“家”很功利,相反西方资本主义的血亲关系和经济活动相分离,所以血亲关系是跟纯粹的亲情。最后这点很有意思,因为他的观点和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观念正好相反。”

另外推荐一下,前几天在海德沙龙看到的一篇文章《经济学:治国术、伦理学还是科学?》。

“经济学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困境,终究是因为学界始终没有澄清一个根本问题:经济学究竟是科学还是伦理学?假如它是科学,就没有理由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也无须为制度和政策作出道德评判,充其量只需要评估其现实后果,假如它是伦理学,那么它目前所采用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是否适合承担这一任务?与伦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它是否显示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


地球防卫少年(ぼくらの)》,鬼頭莫宏,2004-2009年连载。台湾长鸿出版社,译者不详。

我还在看动漫的时候看过动画版。动画版比较早,超过连载的部分就和漫画没什么关系了——比如动画里可奈活了下来,但漫画里可爱西姆竟是最好的人!漫画07年前后也追过,但没追下来。上个月偶然发现已经完结,花了一个晚上看完的。

总得来说,漫画的人物刻画更细腻一些。虽然上尉、宇白、可奈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无可救药的八点档电视剧,但是像千鹤、洋介处理就很有味道。另外孝美、洋子、宽治的战斗也都有变化,不像动画里一味卖3D CG。

值得一提的是,漫画里的几处留白非常棒。比如洋介的战斗过程完全隐去堪称经典——比动画里说“质量越大,能力越大”不知高了几个级数。此外宇白扫荡、可爱西姆最后一战的处理虽然类似,但是都很到位。

– “好了,敌人来了。我能再做一件跟我不搭的事吗?”
– “什么事?你应该不需要请求我允许吧?”
– “因为那算是,男孩子的梦想吧。”


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How I Became a Famous Novelist)》,斯蒂夫·赫利(Steve Hely),2009年著。王秀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玩笑书。讲主人公如何为了让前女友在婚礼难堪,靠着抗抑郁药物在屋里憋出一本畅销小说的故事……

宣传说这书很有争议,但我倒觉得至少在倒数第二段——也就是主人公的电视台辩论那部分——作者多少有点想拨乱反正的意思。只可惜前面用力过猛,到这里对手早就被刻画成骗子,说得再好,也让读者觉得那是一种修辞术而已了。

“在1653年,当举国所有神圣的东西遭到破坏和亵渎的时候,罗伯特·雪雷爵士建起了这座教堂,以一己之力在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做出了最好的事情,在灾难的时代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法则1:拒绝真相。…… 法则16 :包含植物的名字。”


足球经济学(Soccernomics)》,西蒙·库伯(Simon Kuper) / 史蒂芬·西曼斯基(Stefan Szymanski),2009年著。马睿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

同样是看着玩的,写得也凌乱。有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足球从来都不是生意(再精明的足球经理在真正的商业人士看来都是sb);球迷从来不要公平等等。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另外,书里说到点球小纸条的事,绘声绘色地讲了07-08赛季欧冠决赛点球大战,范德萨如何吓退了可怜的阿内尔卡。我真的遵照书中指示去youtube上看了视频,也真的什么都没有看到……


拉丁美洲革命现场——一个香港独立记者的真相之路》,张翠容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

我没学过新闻啥,不过我觉得既然标题称“记者”,那么无所谓独立与否,中立性多少要有些的。

否则像这本书,所有人物访谈都要先表明被访者的“阶级”,然后还补上几句类似穷人多少都有革命性,富人则都是反动的。不管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也让人觉得没法看呀。

总之,除去少数风土人情,是让人很失望的一本书。


五月读书笔记》上有3条评论

  1. 把豆瓣的书放进blog,你是手动做的,还是豆瓣提供了代码?我记得豆瓣以前有提供,但是上次找了半天没找到

  2. 3. 儒家的“家”观念是一种隐式契约的金融活动,所以传统中国文学的“家”很功利,相反西方资本主义的血亲关系和经济活动相分离,所以血亲关系是跟纯粹的亲情。最后这点很有意思,
    ———–
    传统家庭是生产和经营单位,扩展家庭和家族则是互惠合作集团,功利性自然是很强的,这一点人类学家有不少论述

whig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