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说一个人一天最好能睡够八小时,18岁以下的人似乎还应该多一点。不过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并不适用。下午6点左右到家,饭后是一大堆作业,日益临近高考大部分人还会自觉"加练",洗洗漱漱,于是能快11点睡觉算是一般早晚。早上7点多到校,6点左右就要起床。如果家离学校远一些,想睡够这8小时实在是有点困难。
第二节课8:20开始,还是语文,讲卷子。想想3年高中一共也就那几本书,能讲的实在不多也没什么意思。现在大家每天主要也就是做卷子讲卷子,实践出真知吗。好在语文老头的知识还算丰富,卷子讲起来也不显得很闷。
下面大部分人都还听着,这时候了,老头也就对有些人忙自己的事情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苗嘉飞听得还算认真只是偶尔有点走神。牛杰看着自己90出头的分数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张希桌上摊开的语文卷子下面还露出半张英语,第四节课就是英语这会儿他自是奋笔疾书。女孩们还是很认真的样子——其实苗嘉飞一直怀疑是不是女孩们也是常常走神,只不过人们习惯说她们很认真而已。而可怜的林次朋就不幸属于开始提到的家离学校很远的那一类,于是这会儿他已经有点昏昏欲眠了。
"林次朋。"老头大概也看出来了,"第一题C选项第三个词怎么念?"林次朋赶紧打起精神拿起卷子,看了一会儿,"发爹……"班里哄得笑起来。语文老头也哭丧起脸。苗嘉飞赶紧偏过头小声道:"发嗲,嗲。""噢,噢,不对,刚才念错了,应该念‘嗲’。""嗯,这次念对了。其实这第一个拼音题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多做题,多查字典。这次见过这个字,下次就不会还‘爹’,‘爹’的了。"大家又笑起来,老头边说边朝林次朋点点头示意,林次朋看见就赶紧坐下来。
高三到这会儿,一共就语数英理化生六门课要上,每天同样的课程翻来覆去打滚本来就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事。而老头年纪大了,平时是有课时才来下课了就走,所以他自然希望能把课都调到一起上少跑几次。结果今天一上午就要连上三节语文,每次讲到最后老头自己都会有点心不在焉。林次朋如果那时犯困也不能怪他,只是这才刚上第二节课,还早了点。
9:00准时下课,老头一分钟也没拖——估计他也累了,一会儿还有一节课,先回办公室养精蓄锐。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这时本来要有30分钟的间操。当然那是对高一高二的小孩子们而言了,再有两个月就走人了谁还做操呀?于是这段时间就改成了自习。刚改过来的时候张老太还常常来"视察",现在也渐渐少了,全凭自觉吧。大家也都明白这点,所以班里挺安静,想看书的就看书,做题的做题,没事的也可以小声聊聊天。林次朋也在努力,努力让自己下节课更有精神一点。这会儿他睡得很香,全不受操场上传来的阵阵广播体操声音的干扰。
苗嘉飞并不喜欢林次朋有时表现出来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样子,显得太刻意了。这个年纪的人谁没有一点棱角呢?但是刻意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是不是太孩子气了呢?所以苗嘉飞有时会觉得林次朋的一些行为不那么自然,比如对老师的一些诘问或者故意找一找老师提出要求的漏洞不去执行等等。除此之外,他们是很不错的朋友。
学习方面林次朋就像欧洲几大联赛里的一些中小球会——每赛季都不会有太大的投入,但也总能为联盟杯的资格奋斗一下——他每次都在一个中游上下的位置上不会有太大偏差。而由于平时显得吊儿郎当的表现,每次家长会上张老太都会和他父母说,"名次还可以,就是平时不太努力了。如果再加把劲肯定还能考得更好。"估计为了这个父母也没少絮叨他。但可能他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还不如嘉飞更好一些——代沟总是存在。林次朋这样的人如果他去发奋学习,每天拼命做题看书,估计会名次不升反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头悬梁"的精神固然可贵,却不是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而林次朋旁边正朝着一道解析几何发呆的牛杰就充分证明了一点。即使林次朋有一点努力学习的愿望,看见牛杰估计也会打消掉这种想法。每天像熊猫一样的两眼充分证明牛杰的努力程度,然而往往还不如林次朋的成绩却不能证明这种努力的效果。每每林次朋私下发表自己那一套"努力无用论"时,牛杰就是最好的反面典型。如果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行弗乱其所为"的话,那牛杰离圣人的距离大概已经不远了。可惜牛杰自己并不这样想,反而是对本身的智力产生了怀疑。
"努力有用,但要适度有效",这恰好是嘉飞这次语文考试作文的论点。
20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