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Facebook的标签语言比51的更和谐

Facebook的标签语言fbml的文档,51.com的标签语言51ml的文档,请仔细阅读~

所以呢,结论是,先请人家fb再ml的和谐程度,显然比喊着“我要,我要~”,然后就直接冲上去ml的和谐程度高吗~

51ml,51ml,人人都爱ml,哈哈哈哈。本猫已囧,可以无视~ 

好吧,其实我是想讲一个冷笑话,顺便提示一下51也开放平台了。

ps. 最近blog里总是出现ml。。。其实我真的一点都不情色。。。其实我只是喜欢俯卧撑。。。嘿咻嘿咻。。。

ps2. 另外写完之后想起来吧,其实这一切吧,都是基于xml。。。叉ml。。。单纯而且王道。。。

技术blogger要有技术blogger的操守

总的来说javaeye的robbin在一些方面还是我非常欣赏的技术作者,尤其在ror方面他的一系列文章对我的帮助都很大。不过今天他发的这篇blog,为什么说OpenSocial只不过是一个PR Scam(公关骗局)?,写得实在是不靠谱了一点。本来想到javaeye原贴下反驳一下,但是鉴于风闻robbin同学一些做法,我还是想保护好我的javaeye账号,于是乎,就写在这里,虽然我的水博是没什么影响力的,但是至少看见了的同学们不至于被robbin的文章误导。

总的来说就只有一点,robbin同学完全不知道什么是OpenSocial,他看一眼google的文档(还没看全)并且去网上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评论(还都是一些很早期的评论)就开始写下了上面那篇blog。文章中他提了OpenSocial的三点问题,其中第二点确有其事,剩下两点完全是出于臆想。

第一点说,OpenSocial的widget和Facebook中的app能力相差很远,这个完全是错的。。。虽然两者实现方式不同,fb是基于fbml(其实也有iframe的实现),而opensocial是基于iframe,但是两者的能力几乎是一样的。OpenSocial也有RESTful的接口(显然robbin同学没有好好读文档),同时它的widget也会跨域js调用进行了封装。说什么“OpenSocial仅仅是一个xml文件而已”完全是错的,这就像说“fb app仅仅是一个fbml文件”一样可笑。。。像fb app一样,OpenSocial gadget可以连接一个完整的第三方网站。OpenSocial gadget只是网站在OpenSocial SNS上的一个呈现,这个呈现像fb app的呈现一样可以帮助你的网站利用SNS传播。

 至于第三点,因为第一点是臆想,所以第三点也是。只要OpenSocial能实现,它带给SNS网站和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的好处和Facebook platform是一样的。

当然不得不说第二点是对的(显然robbin同学的java背景可以很容易的帮他想到实现异构性这点)。SNS网站一定会(MySpace已经)通过向OpenSocial中加入私有扩展使自己差异化,像往常一样,“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永远是个梦。然而这不妨碍SNS网站引入OpenSocial,而这确实能为第三方的网站带来好处,因此第三方应用开发人员就必须面对这一切。就好像虽然跨浏览器兼容性是个噩梦,但是基于ajax的富客户时代还是到来了。

最后随便说一点自己的感想,作为一个技术blogger,特别是一个在一些社区还算有影响力的技术blogger要有自己的操守。毕竟你说的很多东西,会被社区里一些不是这个领域的人当真,这会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特别对于一个新出现的东西,如果只草草看了一晚上文档以及一些已经没有时效性的blog评论,就写这么nb的题目的文章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ps. 又仔细看了robbin文章的最后一段,我发现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帮facebook写的一篇软文,从这个角度说,这篇文章写的相当不错。虽然细节技术经不起推敲,但是题目nb,内容又显得微言大义,传播性和影响力绝对是有的。非常的好。恩,非常的好,技术软文的典范。

Lost in SNS

现在再在blog中大谈SNS、Facebook不免是跟不上潮流的嫌疑。不过在年前把近半年多所有的思路汇总一下,也为明年(农历)做个备份。

去年底(公历)的时候读了FOSE07的论文集,其中一篇关于Web Trends的论文谈到Search、Tag、SNS、Collaboration是现在每个Web2.0网站的infrastructure,而也许可以将这些东西抽象出来形成一个Web Oriented Middleware。当时并没有对这个说法太感冒,因为Middleware这个说法的直观印象还是WAS、Spring、RoR这样的东西。后来讨论的时候联系到Facebook F8,发现了这个说法的味道。实际上Open之后的Facebook已经是可以算是Service形态的SNS Middleware了(当然如果你不习惯的Middleware这个说法,你也可以换成OS什么什么其他的,总之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Facebook或者说SNS将会是互联网中的infrastructure。一定会出现SNS巨头(可能是Facebook也可能是其他的),因为对用户来说社会网络建设的成本很高,没有必要用户不会重复建设。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年涌现出来旨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实用性网站,例如blog、delicious、flickr这些,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这些网站都是个人向网站,也就是说这些网站提供的功能都是面向个人的(书签、相片),简单的说就是可以自己玩(i Age, aha~)。虽然这些网站也存在自己网站范围内的SNS(Group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只是锦上添花,没有的话用户一样可以用得很好。然而相比之下解决实际问题的群体向网站非常少。这些网站旨不在创建人际关系和交往,而是旨在方便特定领域(小领域)中已经存在的人际交往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解决大家如何有效地一起玩(并且一个人玩不了)这种问题。而这类网站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SNS如何初始建设,因为面向小领域提供精致的解决方案,所以新用户登录到往往面临一片白地,而这时他们最可能的不是到处发email给朋友邀请他们,而是下线。但是这并不是说群体向的网站没有需求,相反的我觉得这方面的需求可能比个人向网站还强烈,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网络天生为交流存在。

回到SNS,现在的Facebook们还没有充分发挥SNS的威力(用户往往为交际而交际)。当然在一定层面上发挥SNS的威力也不是Facebook们的职责。这一职责应该由更专业聚焦在更小领域的实用性群体向网站来解决。在SNS巨头的帮助下,这些群体向网站的用户可以快速构建出自己在这些网站内部的社会网络,从而跨越起步的门槛。进而享受这些网站给自己社会生活带来的便利(就如现在的个人向网站为个人生活带来的便利一样)。(造个词,we Age,大抵如此~)

最后又扯一点豆瓣,和主题关系不大。豆瓣原来是个人向网站,现在有点开始向SNS转型的意思。其实不知这个比喻是不是合适,豆瓣现在的发展有点北京城发展的意思——摊大饼的思路。豆瓣原来关注的是书影音这个特定领域下帮助个人解决问题。现在随着用户的增长,从原来的起点向外,饼越摊越大,功能越来越多,新功能又和旧功能关系不大,发展之下就是新功能必将影响老用户。好比北京拆胡同盖楼(好比个鬼。。。我自己都觉得不能这么比。。。囧rz~),就算楼房生活条件比大杂院好,问题是有一帮人“我就不适应,我就不适应”,何况和一些XX的老四合院比楼房未必好。

说到这里,再我说说理想中的互联网公司形态。这应该是大公司和小网站集群的样子。公司可能大,但是手里的不是一个巨无霸的网站,应该是一系列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小网站的集群,每个小网站的功能都能用一句话说清楚(我对好网站定义的必要条件),而且各自都是独立品牌,同时公司整体又是一个大品牌(37signals~ 喵~)。其实豆瓣和9点的关系就挺好的,也许将来豆瓣也会是豆瓣SNS和豆瓣书影音吧,谁知道呢。特别说明,上面包括豆瓣、北京城和理想公司形态的部分都是随手写的,没什么太多根据了,全是妄言罢了(自己未来看了也不要喵之)。

总之的是年底的时候把思路理清楚,明年自己会依这个想法走下去就好了。

p.s. 这篇的tag都是大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