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末豆瓣上线了名曰“读书笔记”的新功能,刚巧自己每个月也有写所谓的“读书笔记”。然而几番试用下,发现两者虽同名,却全然不同。为此,我尝试思考阅读时我究竟写了哪些?便有此文。
近一年来我每个月会读5-10本书,读罢所写的东西包括:一是每月末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列出书目并逐一简短评述;二是有想法时,我也会写一些长的评论,并同步到自己的豆瓣上。
虽是日常写就,但对这“笔记”和“评论”的区别,之前我心中也未必了然。起初我曾以长度区分,毕竟评论较笔记为长,但这显然只得其形。后来我一度认为差异在于写作时的态度——笔记是每月向自己交差,不免忙时熬粥闲时焖饭;反观评论,一旦立意,便要稳扎马步架势十足。这一区分方法用作书写时的指导十分清晰,但作为定义却有因果倒置之嫌。因为我最终以为,笔记之潦草因其为自观之物;而评论严谨则是时时在意他人目光之结果。套用最近读到的一组传播学概念:笔记多为“自我中心性”,而评论则是“社交性”。
称评论为社交性,因为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观点,意图获得认同或者被反驳后的完善。若为抒情,旦求文辞优美;若为议论,旦求逻辑严密。评论写作,时时有一假想的读者在旁,丝毫马虎不得,故而费时费力,但成文也因此紧致。成文之后,有人击节叫好固然欣喜,如有人能指出文中谬误,那更是一大幸事,但若了无声息,那便悲哀了。
反观笔记,多是记录自己的三言二语、片段想法。书写出来,一是备忘,二在想法变身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梳理。这梳理未必一蹴而就,笔记也是常写常新。以我个人为例,月末笔记之外,我每读完一本书,也会在豆瓣收藏时即时写上一两句。待到月末,再依着当时这百十来字,加之翻阅回忆,重新写上几百字的一段。有时写到中途,我会发现新的评论立意,进而激发新的评论构思,但这绝不是经常之事。笔记写罢,多半就弃置一旁。未来读到相关书籍时,则可能依迹寻回,于是未来的笔记便在这笔记上再度翻新。这每一度翻新,思路便更成型,离评论就又近了些许。至于这笔记有无人观看,是否为人认同,大抵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虽然若有讨论也不排斥。此所谓的自我中心性。
评论 <------ 笔记 <- 笔记 于人 <---------------|---------------> 于己
豆瓣之读书笔记,依旧附着在社区讨论、推荐、广播等诸多媒介管道上,未必符合我私人笔记之本意。此两“笔记”不合之一。但这一不合却不至说两笔记“全然不同”。君不见很多人以豆瓣评论功能行私人笔记之实。因此心态放正,这书写到底是于人或于己,也全在自己一念之间。我说豆瓣笔记全然不同还另有其因。豆瓣的每条笔记之上必须标一页码,此处其文案中有所解说,“如果你是对一大段内容做的总结笔记,可以填该内容最后一页的页码”。但在我看来这很难自圆其说。若笔记写于读完整本书后,莫非页码之处该记录全书最后一页?所以这第二处不合更为要紧。
事实上与页码相连的记录另有其名——“批注”。批注与笔记、评论的区别,一是形式上批注附着在书页内,无论记录还是查阅都必须与书页内容紧密联系。比如金圣叹夹批“那雪正下得紧”为“写雪妙极”,这一记录离开书页内容就毫无意义了。评论与笔记绝无此限制。第二点,批注在时序上是在阅读同时进行的记录。而评论笔记则是在阅读完毕后根据记忆辅以查阅写就的。这第二点使我以为批注对阅读有害。因为阅读和书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一方面,阅读对环境的要求更低,只要随身一只手、一本书,即使是拥挤的地铁、吵闹的街头都可以进行阅读。相反书写则需要笔、纸、两只手以及一个稳定的平面。而批注要求书写同时进行,这提高了阅读的门槛,降低了阅读的舒适程度。另一方面,批注的书写是对阅读的打断——把伴随阅读的零星想法变成文字并非易事。经常性的批注会进一步降低阅读快感。所以我个人在粗读书籍或者读一遍即弃的书时几乎不做批注,而需要精读的书,在第一遍时最多也只是简单地勾画,(正襟危坐地)重读时才有可能做详细的批注(笔记?)整理。
当然说豆瓣笔记是批注也未必一击即中。一来我以为批注是页内记录,但豆瓣笔记和书页分离。虽然其提供页码和引文功能来定位记录,但无论如何在第二遍阅读时,用户不能方便地查看既有记录——除非一边翻书一边不断查看豆瓣上是否存在相关记录,很难想象有人如此阅读。二来我说批注是书写共时的活动,门槛本就不低,但豆瓣笔记进一步抬高门槛。事实上我也很难想象有人一边翻书一边在竖直的屏幕上“批注”——这一点豆瓣笔记与Kindle、iPad上各种 阅读程序的批注功能是有区别,后者虽然不能减少书写对阅读打断,但至少降低了书写对环境的要求。最后我以为批注是私人的——名家批注另当别论,否则一页文本千百批注,这岂不是又一出白首太玄经?
页外 | 评论 | 笔记 于人 <---------------|---------------> 于己 | 批注 | 页内
那么豆瓣笔记究竟适合何种记录?以我看到目前真正和页码关联的记录更接近于某种“摘抄”——或曰名言警句分享。这一类型的记录从书中抄录某种妙语,所以与页码相关,但又无个人印记,所以不需查阅。而摘抄虽为页内记录,但只需折角或者指甲划痕即可完成,其后再誊写与豆瓣笔记之上,成本不高。最后这类摘抄有一定的分享性质,可以利用豆瓣的媒介。于是有下图。
页外 | 评论 | 笔记 于人 <---------------|---------------> 于己 摘抄 | 批注 | 页内
零敲碎打,无斟无酌。所以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那我再补一句。
阅读绝对私人。假如你觉得我完全在胡说八道,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