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的数学班足球之优劣——后卫篇

以下只代表个人观点,
决无有人身攻击之意。

关于防守,是与进攻对立的。对它,一般人会有一些误解。
进攻上无论是团队配合,还是个人即兴发挥,在人们眼中都是一种艺术,是唯美的。而防守总是努力将其扼杀,于是人们常常以为防守就是一种破坏。
所以在低层次的足球中,强的人打前锋,弱的人打后卫——所以在这六年中算后卫的人有一大堆,而足以挂齿的却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其实防守绝不只是一种破坏。在球场上,如果进攻可以靠一人之力的话,那么防守完全是一种团队合作。当你看一场高水准的足球赛时,注意防守时每个人的站位,你会发现那是很精妙的阻断了几乎是所有的线路,五六个人就可以控制整个球场的空间,是在瞬息中的料敌先机。
进攻是一种艺术,好像画家作画,在画布上挥洒自如。而能在每一笔下笔之前,就知道落笔的地方,使画布上无落笔之处的——这就是防守。

第一个说王凡。王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后卫,这很奇怪。他的水准初中算很高,升学以前一定踢过球,可不知为什么会打后卫——可能与性格有关。他的技术非常全面,感觉上没什么漏洞。身体柔韧性很好,速度力量一般。制约条件是身高,如果打中卫对于制空会很累(好在头球还可以),可感觉上又不是边卫,所以很矛盾。上高中以来似乎没有一起踢过球,就初中的印象而言,感觉上防守意识不很好。从宏观的防守方法上,王凡是那种防人的防守(管人不管球,防突破,不防传球),这种方法很练基本防守技术和反应(我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但作为一个团队,这种方法就没什么意义了。不过也可能因为那时别人的意识都达不到标准,毕竟对于协防、夹击这些高级防守方法,是需要团队配合的。总体上讲,王凡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后卫,又是初中时被洗协所推崇的队长,所以写在第一位。不过在后卫的其实综合评定中如今已经不能算最好的了。

齐飞初中时是一个二流前锋(实话实说),高中开始打后卫。环境有时确实很培养人,高中去了人大附中,对他的提高帮助很大。再加上长个,身体条件已经相当硬朗。头球在六年中这些人最好,在防守的制空方面起了弥补作用(其他这些后卫不是不会头球的,就是身高不行)。飞子的防守方法与王凡是完全相悖的,是以抢球为第一目的,对其他人的协防、补防要求很高。这种方法如果整体能力达到,是有很大威力。从技术方面讲,齐飞更多是一个盯人中卫,范例是`96 Euro Cup中鼎盛时的Germany的"铁橡皮膏"Koller,身体硬朗有力(对于一个后卫这其实至关重要,不过因为我们现在的水平所限这不很明显),技术上大开大阖,简洁实用,速度体能尚可。但如果打拖后中卫,感觉上就差一些。另外还可以冲上去打高中锋,着急时"高举高打"很有效。同样是后卫,飞子与我走的是相反的两个极端。

(我个人认为虽然都是后卫,但从综合实力方面讲我和齐飞确实没有可比性。齐飞是刚性的后卫,而我则是柔性的后卫,踢法是有本质区别的。下面这部分试飞子代笔,括号中的话是我加的。)说实话,很难给赵祺一个准确的位置。助攻型的边后卫,清道夫型的自由人,盯人中卫,他都打过。甚至在王凡退役后,他一度担当后腰的重任——虽然很失败。这也说明他在后卫线上还是很全面的。在初中三年里,赵祺在4班的作用还是十分显著的。到了高中,随着俞浩,周宙,陈克终,齐飞——暂且算我一个吧——等人的离开,原4班的足球水平日趋下滑。赵祺的防守能力也停滞不前甚至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事实上初中三年中我的防守思路始终是跟着王凡的走,这一直延续到高二上半学期——而后我开始尝试调和王凡和齐飞的防守方法。如果我在高一联赛时有现在的观念——并不是技术,我相信可以在当时摆脱困境。但在当时我的领导能力还不足以领导这个班,而我又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再后来,随着去工体地坛踢野球的次数增多,赵祺踢球的整个观念似乎都发生了转变,开始加强了自己的传球、组织能力。到如今他似乎已经不太像一个防守队员了……

开始忘记了程辉,后来别人提醒才想起。因为在初中他的确可以写一写,而进入高中以后一是很少再踢,加上又没什么进步,于是便几乎不值一提了。一开始我说过防守也是艺术,那是高级的防守。而程辉的意识是很不够的,于是他的防守更是一种破坏。体能很好,启动速度也可以,加上身体很结实,力量很好,作为一个拖后中卫,遇到危险球就大脚向前开,还是能够做得很好的。在这方面身体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至于技术,便很不过得去,可以说是不会踢球。所以在初中大家水准都不够时,他能发挥一些作用,而到了高中便没什么用了,几乎被我遗忘了。

关于其他的后卫,我在此也提几句,几句而已,因为他们的水准确实还有很多问题。肖夏算一个后卫,仅此而已,反应还行,但身体太单,而且什么假动作都吃,很成问题。徐云建踢球太小心,也太害怕,个高却总把重心放得很低,形象地说就是在"坐着踢"。总之还是那句话"强的人打前锋,弱的人打后卫"。除了开始说的三个人可以说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如果和所有人一起大排名的话也许都可以进前五,其他的则还差很远。

                                                            霏昀
                                                              2002.08.22 20:25

随笔之十二

不久前一起聊天时有人这样说过,大意是:有一些事是钱买不来的,比如感情就是钱买不来的。其实真正的爱情是建立的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我想。
爱是有阶级的。
(又是关于爱情,我现在发现我很愿意讨论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我懂一些不懂一些,所以希望别人能指点一下我不懂得吧。)
记得第一次看Titanic时的确有一丝伤感,却没有被感动。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人不能上岸。记得有人这样评论,他们真是幸运,Jack在最恰当的时间死去,留下了最美的回忆。Jack和Rose可以那艘"永远不会沉的船"上真切地相爱——那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但是一旦上岸一切都不同了,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的爱情解决不了面包的问题。所以Titanic必须沉没,Rose必须撤手,Jack必须死。这是这个故事继续romantic,继续使人悲伤感动的注定……
爱情的阶级,Jack和Rose可以一起跳,但他们不能一起超越那个结界。这就是为什么老Rose要把那个"海洋之心"沉入无尽的深渊,她直至那时仍在努力。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科嘉西岛》(好像是这个名字),不记得最早是在哪里看到的,不过《读者》好像转摘过。那才是一个超越结界的故事,所谓爱情的至死不渝,不应是突然间的死亡,而是以衰老为终结的——爱情需要的考验是漫长的时间,不是灾难。
而现在的故事却不是这样,不是历经磨难的大团圆,就是分离结局的悲剧(还多是离世)。那些所谓的感人故事,是对逝者的哀伤感动,不是本身的爱。
这是一些人对爱的误解,对虚幻中的爱的误解。当然虚幻也是源于真实的,是源于真实中的个例,真实中那些感人的个例。于是这些个例已成为了俗套,我说过"真实本就很落俗套"。在现实中却更平庸,更平凡。所以在现实中如果遇到很romantic的人一定要小心,越浪漫,越unreal。
爱情更需要坚持、信任和相互理解,而不是浪漫……
月光下的表白很ROMANTIC,但……
"请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否则你的爱也会像月亮一样阴晴不定"—— Shakespeare

关于爱
                                                         霏昀
                                                           02.08.16 21:51

天意放弃

常听人吟着徐白译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心中却往往不以为然。

生命奇妙却脆弱,
然而既然可以今天为人景仰,
而明天却又遭人遗忘,
那又何必让人生,
让人死,
何必追求,
何必盼望,
何必拥有梦想。

爱情喜欢让人奔波而无所获,
然而既然可以今天心照不宣,
而明天却又陌路形同,
那又何必让人爱,
让人恨,
何必有情,
何必惆怅,
何必为爱神伤。

于是我懂了……
I DONOT Believe I Can Fly.
翱翔,我却飞不起来,
飞不出天意的安排,
飞不入我自己编织的美丽未来……
理想遥远不可及,
我爱的人不愿付出去爱。
终于我决心了……
Let Me Give Up.
放弃,我愿意,
放弃天边的理想,
放弃不爱自己的最爱,
现在我学会了……
FORBEAR.
忍耐,我学会,
接受,坚持,忍耐,
忍耐这天意安排。

2002-8-14

随笔之十一

这几天瞎忙,每天到家都快累死了,却发现什么也没干。本来答应写的东西自然也是没写。
关于组织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不好写,而且写了也容易被人骂自以为是。这不很值的,但还是要写,因为还抱有一丝希望……真傻……
初中、高一以及高二前一部分曾经组织过一些活动,高二下半以后就几乎没有。因为越来越难——我在《之二》中提到过,有些人很是烦。
其实小学一至三年级组织活动好像奴隶社会,老师是奴隶主,学生是麻木不仁的奴隶——没有思想,无条件服从。四至六年级时好像封建社会,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没有权利表达。到了初中,我们一下子飞跃到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感受是那时是组织活动的最佳时期,大家居然可以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再到高中,我们就像苏联一样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开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于是组织一件事开始变得非常非常难。
这就是我对于这个数学班组织活动的认识。
我上个月骂过那些我所谓的拆台的人,现在回想起来是不该。我自己对于别人组织的事又如何,记得一次,好像也是txee有关的活动,我开始答应好了去而后来却没去。我自己有比别人强多少?却还在说别人。对于那一次,也许至今还对别人有不好的印象,真是不该……
飞子说:"第一种人想:如果我去,大家也会去…… 于是,他成为了组织者。"
我不是这样想,组织者自己去了,于是希望别人也去。他希望人多了可以让自己更高兴,同时也希望别人也高兴。从这个层面上说组织者既是自私的,又是无私的。然而随着成长,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愈发不同——没法让每个人满意——这就是组织一件事困难的原因。
于是我开始退缩……
我开始做一个参与者,因为做过组织,所以我更了解参与。我也开始对别人说我可能去,而别人集合电话找我时最终决定不去。我也开始对别人说去,而在出发前一天最终找借口不去。我也开始在别人组织活动时,当别人劝说一个不坚定者快成功时拉着那个人不去。我也开始在参加活动时,捣乱发牢骚而使组织的人心烦意乱。这些都是我组织活动时别人"教"我的,我一向学得很快,我发现自己是在无意或故意中报复……
我偶尔也会再组织,但我只会找我的好友以及好说话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和我有根本的利益冲突,遇到矛盾我们一般可以心平气和地化解。我们可以互相作出牺牲,我不需要一味地让步。
我已经开始期待着一个新的集体,一个也许是可以相互理解支持的集体。至于高中这个班,我已只有一丝希望,维持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最后这段写给txee。希望做好组织这本身就很好,赵越说过一个人在学生时期就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对将来很有好处。我在上面说了太多组织的困难——这可能是源于我的怨愤——其实不必太在意,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经验,因为也许你也遇到这样的事——毕竟我就做过这种事,确实很不应该。组织好一件事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一个人的努力换来很多人的快乐,这其实很值得。)

关于组织一件事
                                                         霏昀
                                                           02.08.08 21:03

我经历的数学班足球之优劣——中场篇

以下只代表个人观点,
决无有人身攻击之意。

90年代之前,世界足坛主要分为两大流派——Brazil技术流&Germany拼抢流,标志就是巴德并立。不过到了90年代,拼抢流势力渐渐削弱,应该说`96 Euro德国夺冠就是拼抢流的绝唱了。此后以`98 World Cup为分水岭,拼抢流逐步没落。如今纵观几支世界强队几乎全是技术流——Brazil、Argentina、Portugal,就连一贯长传冲吊England也已走了这条路。而拼抢流就只有挪威、苏格兰等寥寥几支二流队了。
所谓技术流派,就十分需要控制中场。说到对中场的控制,不免提到进攻组织。其实我想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对此理解并十分不清楚——我们说Rui Costa、Veron、Zidane踢得好,往往说的是他的盘球过人、传威胁球,但实际组织进攻不至于此。
对位置理解得不好,便很难踢好。其实六年中班里所谓的中场,往往不是工兵型,就是"影子前锋"。当然外部原因也是有的——场子往往比较小,人数又少,中场也不容易区分。不过虽然如此,但鉴于一般的认识,我还是把中场单独分出作为一章。

如果说这六年中班中只有一个真正的中场,那就应该是俞浩了。球场上有这样一种人,他在场上踢球时并不起眼,但一旦没有了他你就会发现原来少了这么多东西——比如说`98 World Cup法国队的佩蒂。俞也算这么一个人,球场上不太引人注目。不过这与他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速度慢,出球也不快,体能还不好,由守转攻时严重制约进攻速度。总之看他踢球确实比较累。但与之相对其传球准确,射门虽然力量差一些但准确度也相当高,最重要的是分球意识、大局观在六年中这几个所谓中场中是很好的——这也是作为进攻组织者必要的。就其特点而言,俞浩是需要一支节奏较慢,注重配合的队伍并且周围的人都要有一定的水准才好发挥,而且水准越平衡作用越大;反之如果是快攻快守,个人表演成分多一些的队伍,作用就要削弱不少。形象地说,好比一只气球,在不吹爆的前提下,吹入的气越多就越大——如果与周、陈一起打,就能发挥很多;如果与一群"白痴"一起,便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我不知道锡九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看他打牌的表现确实够呛。如果是真傻,那这孩子就算完了。其实踢球很需要脑力,中国之所以踢不过日韩,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日韩的队员中有智商160的大学生,而中国队员恐怕小学都没毕业。锡九不应该算一个中场,之所以感觉上把他算成中场,大概是因为他踢球时站在前锋与后卫之间吧。如果从本质上讲,锡九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影子前锋,攻击时在前锋身后适时插上,但不起串连攻防的作用。从技术上讲,锡九技术还是比较好的,停盘穿射都过得去,没有大问题,动作感觉很顺。头球很好是难得的优点。缺点是动作频率慢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慢引起的问题,防守也有很大问题。至于不具备组织进攻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了高一联赛时班里组织的混乱,是致命的。

赵璞作为守门员很好,毕竟小学是足球传统校,练过一阵。作为中场来说不论别的,单说身体条件实在是太单薄了一点,对抗方面恐怕连我都不如。要是这样来打前卫,缺乏阻截能力,一定会把后腰给累死。其他方面来说,传球还不错,带球也能带几下,防守意识可以,但身体太软,找个比较壮的前锋一撞就过去了。腿部也瘦,造成射门没什么力量——准确度还行,而且也容易受伤。不过身体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要想好好踢的话,一定还要努力练一下。总之,赵璞可以算是一个中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是对一支身体不行或者脚下比较干净的队伍,作为一个8号——10号意志的体现者还是很合适的。只可惜这六年中,班里还没有一个可以穿10号的人。

蔺轩也可以打守门员——我发现在这个班里,强的人打前锋,弱的人打后卫,会守门的打中场。从初中一直到高二,轩轩一直只能算是个工兵型。不过到了高三以后,他确实比以前变聪明了许多,也能穿出一些好球,大抵是因为和我们踢得比较多吧。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轩轩的脚力还是非常强的,大力射门一般人是挡不下来的——前提是打在门里边——也不愿去挡(反正我不抽疯去挡)。盘球一般。穿跑感觉比较不好,有时会踩不上点。原因我们觉得是跑位时老是从自己的方面去想,而不去为别人想。总体来看,打中场还是不如打守门员那样好。

这六年中其他的中场以我个人观点都是不值一提的了,有些最多算一个工兵,有些本就不算太会踢。
许多字数,写了好久真累。

                                                            霏昀
                                                              2002.08.02 17:50

随笔之十

前天我的经历极富传奇与戏剧色彩。
上午先去踢球然后去学校查分,那个什么黄老师竟然头也不抬地告诉我下午四点,于是去张兴华家等着。
下午1:30四个人(我、张兴华、吕志远、郑然)一起去打台球,在台球厅门口居然看见了张乐原来的那辆旧车,另外还有……
打了一小时台球,然后下午2:30出来,我的车没了!苦呀!一起找了半天,未果。于是回张兴华家郁闷。给my mother打电话,我妈怒了。
40分钟后,下午3:10在张兴华家打牌——捉黑A,我妈打电话叫我去派出所取车!!Kao!是不是真的……
到派出所警察说偷车那哥们正砸锁呢就被带走了,这就叫点被不能赖社会,再加上我平时善事做得多……

这几天的天气是给人呆的吗?!快闷死了!早上踢球就跟洗个澡似的……
那天去查分,听见有人说,居然没一个查回分来的。又听见那个黄说,别说你了,我十年都没见一个查回分来的。……查一次分就要十块钱,又不是什么稀有物种在帮着查分呀,所以我真想由衷地大喊一句:他们在骗钱!!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被骗——包括我在内。就因为只有这种方法才可能知道一些稍微详细一些的情况。那些人之所以找种种理由不去把本可以公布的东西公布,就是因为那样他们就少了一大笔收入。
黑暗!

旧版QQ过期了,下载了一个新版的,结果一运行就出错误。怀疑是软件冲突,于是装了删,删了装,把机器弄了一个底掉。导致的结果是现在一运行就直接死机了。实在没办法只好将QQ装到XP下了。

今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预告片:
"美丽是你,无情是他,错过是我;年少不识愁滋味,《青春不解风情》"
一听就是无聊的电视剧,却激发了我的灵感,过几天把《玻璃感应瓶》写完,不要再拖太久了……

闲之杂感Ⅱ
                                                         霏昀
                                                           02.08.01 17:50

随笔之九

一起闲聊时,无意说到有些人只要××领导写个条子就可以被北大清华录走,而且恐怕这在高考前就已经内定好了。
高考中学校就像一个容积一定的盒子,考生像球,每个盒子只能装一定数量的球。第一种情况,盒子中只装了恰好的球,不多不少;第二种情况,盒子装满后,某些人可以靠特权增加盒子的容积,以放进自己的球;第三种情况,盒子装满后,某些人靠特权拿出其他球再放进自己的球。
满足第一种的社会是最透明的社会,It’s Fair. 第二种社会是中国的现状。第三种社会的状况是——黑暗,而这种黑暗来源于权力。
想起那个分粥的故事。开始一段不说了,到大家选出一个公认德高望重的人主管粉粥事宜后,便有人开始贿赂主管的人,以便自己在分粥时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那个人开始腐败。这就是腐败的来源。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耶!沈星的发型变回来了!我喜欢!)
许多人希望消除腐败。他们通过对权力的限制与监管来抑制腐败,但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腐败——Hong Kong的政府很廉洁,但ICAC(廉政公署)还没被解散。因为当权力产生时,腐败的基础就奠定了。而当第一次腐败产生后,当人们发现权力可用来为自己牟利后,腐败就不可能再被消除了,除非消除权力。
Marx试图通过消除阶级来消除腐败。但大家都是无产阶级后,还是要有人来管理这个社会,权力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还存在那么多腐败的原因(反动言论,别到处宣传)。
如果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有两条路,第一是消灭特权,第二是使人们不再有权力可用来为自己牟利的观念。但这很难……所以腐败还在继续,社会依然灰暗……
最近几篇的话题好像比较暗色调,可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心情不好的缘故。话题有点脱离大家的生活,这很不好。下次开始会改一下。

关于权力与腐败
                                                         霏昀
                                                           02.07.29 19:56

随笔之八

闲来无事,把好久前买来的《悟空传》重新翻了翻(我很推荐大家看一看这本书,写得很好)。这次忽略了情节,单是看文字,没有被悲凉所感动,却从中领悟并体味了许多整个人类的悲哀……
"长青海,当月圆时分,那种叫月光的鱼能感知到水面上的光线盈满,只在每一百年这一刻水面能涨到使它们通过那阻断海水峡谷中的石孔来溯游到山中天池中,与那里的雌鱼会合,在月光下孕育生命。世上每一种生灵都表现出这种精确而美妙的适应性。凭借这种力,它们都像无比巧合那样适应着自己的生存环境。每一处像特地为那里的灵物定做的天衣无缝。三界中只有一个地方有双色的叶子,也只有那里有会飞双色的叶子,一边碧绿一边紫红地扇动着,它们从不飞出自己的天堂。"
"但是,我没有找到人适应任何特定的环境,人没有故乡,我没有找到人的源头……"
——《百年孤寂》
……
人不能适应任何环境,没有尖牙利爪,没有无与伦比的速度,没有厚皮硬毛,什么都没有……任何生物都在适应坏境并改造坏境,除了人类……人类只是在获取、改变、破坏,因为人类存在,所以其它物种绝灭。
自然界这个造物主在冥冥中创造了人类,而发现这是一个谬误,人类的创造,仿佛是在自然这个完美圆环上增加的支链,仿佛是多余的……人类"智慧"地破坏了一切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而造物主也报复式地慢慢让其毁灭……
……
隐雾山,每当繁殖的季节,身上长着五彩羽毛的鹊就会拼命厮打,直至缤纷的羽毛散落一地,以致在太阳的光辉下终年笼罩在薄雾中的隐雾山闪现点点金光。而胜利者取得繁殖下一代的权利,失败者从此终止。自然界的万物都以自己特有的不同方式进行着优胜劣汰,使优秀的Gene得以继承,使物种不断进化。万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被造物主创造出来的。
但是人类是"万物之灵",他们废黜了自然界的选择方式。他们要求自主选择,他们用医学使体弱的人得以活下来,他们自以为高明的做法保留了劣质的Gene,他们使这些Gene得以遗传……
人类会退化,造物主在暗笑……
"伟大的造物主,需要多么高的智慧,才能想出这些绝妙的安排!伟大的上苍啊,众生都会颤栗在你的威严之下!"
人类终究会被自己的无知所毁灭,虽然我们不会看到……

关于人类
                                                         霏昀
                                                           02.07.27 19:48

随笔之七

几天前赵越请客吃饭。两年不见,我发觉他比之前世故了许多。这并不是什么贬义,世故本身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那天说了一些事,但好像一直是赵越在说,我们没什么插入的机会——以至于后来有人问我那天说了什么,而我却一时无法把整个过程串联起来——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已经不大相同了。更贴近社会,或者更贴近学校。
那天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关于人生意义价值的问题……
人生的目标……
如果我能在30岁之前挣$10,000,000,然后用40年享受生活,并在70岁时无所求的死去,那我一定会对我的一生满意。也许我可以活得更长,但我宁愿在那时死去,因为40年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足够我体验许多,除了死亡。
其实生死的界限只是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如果我穿越了界限,它就消失了。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活都七十岁,他的生命已经快耗尽了,就好像一盏油灯,灯芯快燃尽了,拼命注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毫不怀疑modern的医学技术可以让任何一个一般人从出生呼吸120年,但我觉得这只对你爱与爱你的人有意义,而不是对自己。假设我现在罹患癌症,我一定自杀,也许这对爱我的人是自私的,但却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向烈士们学习。"董存瑞炸碉堡,那好似冬天里的一把火;邱少云焚烈火,熊熊火光照亮我;黄继光堵枪眼,我用青春赌明天;欧阳海挡惊马,你用真情换此生"。有很多人说自己人生的目标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很好。但什么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很怀疑。如果一个人能牺牲自己来挽救许多人,我会很尊敬他,但不是崇拜他,所以我尊敬一些烈士,但对于其他一部分譬如为a piece of wood淹死的人,我不很认为值得。因为了一些细节,是使你爱与爱你的人苦痛,这很不负责。
如果说把人生意义分为什么吃饭睡觉层次、感情层次等等……那么吃饭睡觉就一定是低层次的了。如果我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取得利益,别人一定说我很庸俗。但如果没钱而连饭都吃不上还有什么资格去谈其他的呢。其实人生价值不是脱离利益独立存在的。资本家们在不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这就是世界。所以当人们谈一些大道理,说什么实现所谓高层次的人生意义,我常是很不以为然。

关于人生意义
                                                         霏昀
                                                           02.07.26 21:25

随笔之六

我常希望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于是很恐怕这次也一律……
高考分出来了,635,就今年来看的确很颓……
报志愿时我只报了一个志愿。
开始钟山说:"非清华北大不上呀。"我没说话。
后来赵宸问我:"你真跟我学呀。"我说:"倒不是跟你学,问题是第二志愿报哪呀?因为没的报所以不报。"其实除了北大清华,还有很多好学校:浙大、复旦、南开;然而如果我报了北大清华,我就没的选择了。
再后来,考试前一天,俞浩说起关于压力的问题,我说,其实对于考不好,我认为考工大与复读在第一年的痛苦是一致,而如果你复读第二年考上的话,以后就不一样了——复读不过是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承认我有压力,但我的压力不会比那些报了二志愿的人大。
前面我说如果我报了北大清华我就没的选择了。我并不聪明,别人也并不傻。于是有许多专家呼吁什么所谓的"零批次"。去死!我想说。也许"零批次"有很多好处,但中国绝不应也不能如此。因为中国这种国情再"零批次",那不就更是应试了吗?!全看一次考试成绩……太可怕了……
"应试教育就是在毁人,毁了人再叫被毁的人去毁别的人,从来没停过……"
考试后我就从来没正经想过考试。别人一问我,我就说考砸了(后来发现的确如此)。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出分之前已经把复读的事全计划好了,所以真是复读我也不会有感觉。我突然发现这许多年来我之所以少烦恼,是因为我在该烦恼之前已经把烦恼的事解决了——除了一件事……我不想再提的事。
如果真要复读,明年我提前招生会报外交学院,第一志愿浙大——风景好,MM多,我已经打听好久了。8月10日后先去旅游一个月,再把手腕中的钢板拆了,再玩两月,等新高三会考完了,再看书……
今天发现沈星的发型又变了,更不如原来了,那个造型师在干嘛……

关于高考
                                                         霏昀
                                                           02.07.25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