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两人就是暧昧, 说其他的都没用~

复习了一下哈4的电影,这俩人太… 罗琳未免太翻云覆雨了,6里搞出完美型的Ginny… 随便引几段手头有的原文,绝对是断章取义(以下he全部指代Harry, she指代Hermione)~

"bye, Harry!" said Hermione,and she did something she had never done before, and kissed him on the cheek. -the Goblet of Fire

Hermione had taken his hand again and was gripping it tightly. He could not look at her, but returned the pressure, … He put his arm around Hermione’s shoulders, and she put hers around his waist, and they turned in silence and walked away through the snow… – the Deathly Hallows

She picked up the book and then walked back past him into the tent, but as she did so, she brushed the top of his head lightly with her hand. He closed his eyes at her touch… – the Deathly Hallows

"She's like my sister," he went on. "I love her like a sister and I reckon that she feels the same way about me. …" – the Deathly Hallows

最后这段是Harry对Ron说的,说得太假了……实在是太假了……

The Deathly Hallows

很久没完整地看一部英文小说了……还算跌宕起伏,不过就像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伏地魔就沦为一个二流坏人了,糊里糊涂就被逼入绝境,然后就挂了……当然也许碰上命中注定的克星也没办法了。另外说实话,Hollows的部分太绕了,弄得搞不清楚哪些是邓不利多计划内,哪些是计划外的巧合(比如Elder Wand最后的归属)。

此外挺关心但结尾没交代的:弗莱德和乔治的商店最后怎么样了?卢娜最后干嘛去了,继承报业?秋张就在有求必应屋小出场一下就不交代了,好歹也是初恋……斯内普连收尸的人都没有……德思礼一家呢?特里劳尼应该干点别的去吧?克利切其实也该有个好点的结局。

ps:原来卢娜是拉文克劳的,太久不看第5本,产生她是格兰芬多的错觉……

ps2:里德尔和波特也算是远房亲戚……

ps3:赫奇帕奇杯子那段,罗恩会蛇佬腔也太假了……那个是学就能学会的吗……

ps3:詹姆的形象太不高大了,怎么都觉得是娇生惯养、傲慢自大外加缺乏天分,除了魁地奇打得好之外,实在是……上一部混血普利斯的天赋太高了,赫敏和他一比都沦为书呆子了……总得来说还是斯莱特林出天才,大抵天才都是坏人……

又开始读技术书了

这两天在看《网站重构》,想要系统的把这块捋一遍。有几本书打算好好看一看。这篇blog是想说外文的技术书里会有类似这样的幽默(大抵就是冷笑话),偶尔穿插还是蛮好的,一直想模仿,但一直模仿得不是很像~

————-以下是例句的分割线————-

“他采用从容进行、坚持和策略性的方法(又称‘叫,大叫和辩论’的方法)” 。昨天看到的。

另外想到的就是《计算机网络》那本书里,原文既不详细了,仿写出来大概是“破解这个密码大概需要50亿年。等到那时候,太阳已经烧尽了,所以CIA只好点着蜡烛查看解密结果了。”(如果你觉得一点都不冷笑话,那就是我模仿得不好的原因……)

一次更新好多的说

懒是怎么地~ blog欠账不想更新的样子~

—————以下是开始的分割线—————-

村上、片山或是林 – 11.29

去图书馆借书,偶然注意到《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这本书的封脊,蓝白的底色、银色的书名在一排色调暗淡的书里很是醒目。片山恭一著,林少华译。自己并不是对林少华很感冒,《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没有看过,村上春树的书也只是读过《挪威的森林》、《电视人》外加《世界尽头和冷漠仙境》一个开头的样子。不过还是借了这本书,大概是因为这些名字所包含的小资的隐喻。

读完的感觉,真的和《挪威的森林》好像。所以有了村上春树、片山恭一还是林少华的疑问。虽然情节的确有些相似,恋爱和做爱,因为爱情而陷入混乱的状态,而最后以突兀的死亡终结,留下存活者的彷徨。但是那文字,在日常生活的描写里竟然流出如此如出一辙地哀伤。这很让我怀疑林在翻译的文字里流露了自己。

本来想各引一段文字,可是没把借的书带回家,网络上又找不到电子版,只好作罢了。

p.s. 那天看这书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这么一句“日本人写的文字不美,村上春树除外”……当时想起周星星的台词“其实我是一个‘小资’”~ 拜托,冒充小资也应该有点专业精神吧。以后再有人说这种话,就跟他说“省省吧你!改变什么形象,好好地做你农民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上下文无关的分割线—————-

社戏 – 11.30

毫无征兆地被拉去听了一场昆曲,囧rz… 一片桃花红~ 实在看不懂,再次囧~ 期间一直在想《通灵》下面的故事(还有人记得这个嘛,囧……)。后来发现鲁迅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

期间各个角唱的时候,看大家昏昏欲睡,待到钟妩妍和赵兵乒乒乓乓起来,便立马来了精神,叫好声此起彼伏,4th 囧~

p.s. 谢幕献花的时候,8名主要演员一字排开,同时走上来八个手捧鲜花的司仪。奇怪的是前面6个穿着统一的制服,步伐整齐,最后两个裹着羽绒服就上了……心想这演出组织也太不敬业了,都不知道有几演员,现抓人垫场。然后更有意思的是,前面6个人依次对位献花,而最后两个人直接冲到中间把花给了中间的女一钟妩妍,囧——参考侯宝林先生的“失空斩”,“一边一个,一边仨”,于是我们那位可怜的很累的一直在翻跟头的赢得很多彩头的演白猿的同学就空手而归了……囧,一直在囧~

—————是表示上下文无关的分割线—————-

关于莉莉周和郭敬明的一切 – 12.02

市面上翻译的第三部岩井俊二的小说(情书、燕尾蝶)——这家伙号称都是先写小说而后改编成剧本再拍成电影偶尔还自己配乐,五体投大地,Orz——这两天douban上已经骂翻了,原因就是书的封皮上用比岩井大神的名字还大的字体赫然印着“策划&主编 郭敬明”。于是便有了“郭JM,你是抄袭品的商标”之类的评论。当时觉得GJM同学虽然一向品行不端,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大抵是出版社炒作之类,GJM同学可能也是傀儡一名。诸位以太控、莉莉控、岩井控大可不必理会这种无聊的事宜,实在不爽可以撕掉封皮(原封面设计者也已经出面说明了设计遭篡改的事实)。

以下是后续~

今天回家路过报摊买《24格》,发现报纸堆上竟摆着一本没开封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暗想我家周围的报摊居然这么文艺了,于是随口问了一句价钱。卖报小姑娘回答了一句,然后又从角落变出一本书摊到我面前,俨然是GJM同学的《夏至未至》,然后小姑娘说,“恩,还有这个都是郭敬明的……”-____-|||

GJM同学你不是真想做残酷青春的代言人吧……即使是在卖报小姑娘阶层,ms你也是不配的……所以请不要侮辱以太,谢谢~

最近读的两本书,值得说说

尤瑟纳尔的小书,这个版本收录了两篇,一个是短篇集《东方奇观》,另一个是《一弹解千愁》。东方奇观没有想象的吸引人,从西方人角度来写东方的故事传说,但其实除了《王佛》和《暮年之恋》很像东亚的故事以外——一个中国,一个日本——其他的怎么看最多也就是一千零一夜的路子。不知道法国人的东方是怎么定义的。不过个人是超喜欢《一弹解千愁》,尤其主人公那种娓娓道来的口述风格。埃里克和索菲的情感很炽烈,用这种不紧不慢很细腻的风格来描述,很让人觉得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因此还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结局也可以归到我喜欢的结局之列,引一下,“我开始时以为,她要我充当这个刽子手的角色,是想向我最后一次证明她的爱情,而且是永远的证明。后来我才明白,她只不过是为了报复,给我留下懊悔。她计算对了:我有时的确感到懊悔。”

很偶然的机会读了周嘉宁的《夏天在倒塌》,让我知道原来真的有人这么写东西,想读她的东西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告诫自己最好不要让自己的文字有这种感觉。“而我正在疯狂地给毕业班的一个图书管理员写情书。这个图书管理员总是坐在浅绿色的电脑后面看一本怎么也看不完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段摘自目前正在看的这本《往南方岁月去》。“掉书袋”,我就想到这么一个词,而且“掉书袋”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学问,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小资……真的让人不舒服。另外的原因是从她写的东西真的偶尔能看出自己的影子,所以虽然刚才那段引文读起来很让我肉麻,但是我恐怕对那些连这段引文有什么典故都不知道的人还是存着一种优越感。挺矛盾的。

读完了《人都是要死的》

因为名字,从初中就觊觎这本书。今天读完了,还好吧,因为对存在主义哲学一窍不通,所以就是看故事。文字感觉比较简洁实用,福斯卡的描写很完美,哪天再把《女宾客》找来看看~

这段话,仁者见仁的说可能只是对很多人只是很普通的话,但是我确实在读这段的时候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永生的心态,瞬间觉得确实只有永生的人才能说得出来的话。摘出来,如下:

“大自然永远不会向我们泄露自己的秘密,因为它没有秘密;我们自己虚构了一些问题,然后又炮制了一些答案;我们在曲颈瓶底发现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历经几个世纪,变得纷繁复杂,形成日益庞大精微的系统,然而他们永远没法使我超越自己的想法。”

1985年版的《九故事》

前言有一段评论《麦田》,前面先谈了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思想和处境,蛮正常,后面就搞笑了,原文如下:

“从这一点看,社会主义制度就显出了无比的优越性。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能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过着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这里,通过解剖美国社会的结构,作者倒是形象地指出了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狂汗不止……原来1984后面一年的人还这么说话……

1984

昨天到手,很不出所料的把它一口气读完了~

反乌托邦小说里名气最大的一本,之前慕名地读过了《我们》和《美丽新世界》,感觉《1984》和那两本还是很不一样。

书的前两部分还是像另外两本书一样着力刻画一个谬乱的世界——实际《1984》的世界大致只是把《动物农场》里的世界用更加白描的风格展示了出来,外加一些《我们》的影子(这两部书真的有点像)。但是到了第三部分,整个剧情急转直下,很快的一遍读下来我没抓住它到底想说什么,在我的狭限里我看到的是人性在权力的压迫下的脆弱和不堪,满眼痛苦。

想到一句话“流言家读出了宫闱秘史”。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看到温斯顿在那里大叫“咬裘莉亚”的时候,我的确感到窒息,但这不是对绝对权力下荒谬世界的窒息,而是对情感原来如此不堪一击的窒息。

所以大概我真的不是好人,居然把政治预言小说读出靡靡的调调~

最后引一句裘莉亚对温斯顿的话吧。董乐山先生的译本蛮好的,不过单就这句话我想还是有一种更好的翻法(虽然不一定和上下文的基调和谐),所以列的是英文原文:

"And after that, you don’t feel the same towards the other person any longer."

ps:《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单就小说来讲,书里嵌书的做法,我总觉得是作者对环境描写感到无力时的权宜之计,不过嵌的是理论性这么强的书大概另当别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