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霏昀

☑80后 ☑双鱼 ☑猫 ☑技术男 ☑Web前端 ☑秋裤男 ☑窝囊废 ☑内拉祖里 ☑弃机从文中 ☑右派 ☑开放社会敌人的敌人

热心观众赵大爷和赵阿姨的芝士蛋糕

昨天刚把器具备齐,首次尝试,从简单的入手。

呃,材料准备:消化饼干100克,黄油25克,细砂糖55克,奶油奶酪250克,鸡蛋1个,酸奶120克,牛奶50克,玉米淀粉20克,巧克力少许(画花用,= =|||)。

消化饼干拿擀面杖杵碎。黄油隔水加热融化。饼干碎、黄油、细砂糖5克混合均匀加到蛋糕模底。用擀面杖压实,放冰箱冷冻一刻钟。

奶油奶酪加细砂糖50克(可以分多次加,以便充分搅拌),用打蛋器,突突突。再加玉米淀粉、酸奶、牛奶,继续突突突……

鸡蛋打散,加到之前的糊糊里(分次加,以便突突突……)。

继续突突突…… 直到细腻,看不见颗粒状物。

good,倒入烤模。

蹲一蹲,让表面平整些。间或把烤箱160°预热,烤盘加点温水。

用巧克力画花。理论上应该用裱花袋。没有裱花袋用筷子就是这等杯具…… 这是,猫头,啊,鹰…… = =|||

好,扔烤箱里160°烤60分钟(iphone相机真杯具,这真是在同一个厨房里)。间歇刷碗……

捞出来(还行裂得不严重),大功几乎告成。不急,再扔冰箱里冻4小时。

好了,晚上了。从模具里推出来。

热心观众赵大爷和赵阿姨的芝士蛋糕,完毕。

北京下雨了

出门的时候就滴雨了,
这是爱生活,爱民谣演出的第一天。
万晓利实验做到我缺氧,
于是散场后差点被淹死在方家胡同里。

河里弄混了两个故事。
好怀念那夏天,我们被大雨吓得狂叫过大街;
我看着你那被淋湿的脸, 还有一片树叶贴在头发上面。
歌词溶接在水中。

这里是记忆中北京最大的一个雨天。

六月读书笔记

发现应该随读随做读书笔记,不然月末得写得累死。。。


印刷书的诞生(The Coming of the Book)》,费夫贺(Lucien Febvre)、马尔坦(Henri-Jean Martin)著。李鸿志译,广西师范出版社,2006年。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印刷书对信息、知识的影响以及时人的评价,从而看看如今的互联网影响下,历史可曾轮回。读罢才发现这是本很史料的书,内容详实,但集中在印刷书早期,其生产、发行、流通等环节的发展。最后一虽略有提及印刷书对信息知识的影响,例如各国方言逐步替代拉丁文成为书面语,但也多局限在当时,不能映射到当今。

这个月的另外几本相关主题读下来,发现我该读一读的是传播学。


恶棍列传》,短篇集,博尔赫斯(Borges)著。王永年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包含两个集子:1935年的恶棍列传(Historia universal de la infamia)和1970年的布罗迪报告(El informe de Brodie)。

《布罗迪报告》这个集子里,“遭遇”、“老妇人”、“决斗”都是一遍就能读出博尔赫斯味道的作品,很对胃口,但也没惊喜。

相对来说,35年的《恶棍列传》平淡得多。前言里着重提到“玫瑰角的汉子”,因为集子里其他都是民间传说故事的拓写,只有“玫瑰角”是原创。但我不喜欢这类靠小线索和读者逗闷子的小说,比如“三次和牲口贩子打交道”。该引以为戒。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著,2007年。丁德良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

最近在炒的一本书,读完发现非常偏激、近似软文。书里的核心观点是:由专家过滤再提供给大众的信息知识优于通过Web2.0方式集体贡献的。事实上,“先过滤,再发布”还是“先发布,再过滤”完全是个tradeoff。站在一个极端批评另一个极端,意义不大。

我始终觉得美国人对邪恶制度缺乏想象力,这本书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点。作者真应该到天朝见识一下“老大哥”,见识一下“先过滤,再发布”可能邪恶到何等程度。

此外这本书翻译的时机也很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我敏感了。


非著名的《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Come si fa una tesi di laurea)》,著名的艾柯(Eco)著,1977年。高俊方译,华龄出版社,2003年。

中国当今的语境下,这本书的题目至少应该是《文科博士如何写毕业论文》,对其他人指导意义不大。翻译的也差一些,错别字多。

不过既然是大名鼎鼎的艾柯,倒让我很想尝试一下第四章里使用卡片笔记的读书方法。开始写这个读书笔记之后,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读书的方法缺陷很大。总是顺读,很少笔记,老想靠自己的记忆力,这些都不是好习惯。有时间要尝试多做笔记的。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高行健著,花城出版社,1981年,售价3毛9。

81年出版,与其叫“初探”,倒不如叫做“澄清”,属于78年之后拨乱反正的书。其中很大的篇幅论述小说技巧与意识形态的无关,例如意识流是模拟人的自然意识,跟资产阶级腐朽xxx无关……今天的眼光看,更像历史材料,并没有太新颖的东西。

据说全世界都把高行健当成中国作家,倒是中共成全了法国第十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王奇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读罢这本书开头几章讲“五四运动”的脉络,便算是对中国何以走到今天这般田地有了些许了解。“五四”之前,民主制度的尝试在几次革命复辟之间,可行性本以遭人怀疑。其时又恰逢一战,欧陆的生灵涂炭,让所谓“资本主义”、“达尔文主义”的有效性也倍受质疑。

这一切造成“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抬头。然而帝制时期“皇权不下线”,中国乡镇基层一直是由乡绅主导下的松散自治。于是时人发出“中国无社会”的论调。结果为快速建立社会结构,加上苏共的影响,终于自孙中山主导的国民党改组开始,中国服下“列宁式政党”这剂毒药,并最终长成如今的社会癌症。

国父?国贼?可悲。可叹。


有只鸽子叫红唇儿》,高行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

收录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和《寒夜的星辰》两个中篇。前者是81年,后者是78年的作品,结构技巧当时也许算新颖吧,但现在看没有特别之处。还要再看看他后期的东西,特别是戏剧,才能有个起码的感觉。

另外值得一提的,两者都是文革题材,读下来发现30年来社会对文革的评价没有什么变化。盖棺定论,这真可悲。

“人民开始觉醒了。这是好的,但对付这些王八蛋,仅仅抗议是不够的,为什么不上大街去呐喊、去游行?罢工示威!宪法里不是给了这样的权利吗!”


银河铁道999》全17卷,松本零士著,1977-1981年连载。徐人杰译,尖端出版有限公司。

太空漫游的世界观漫画。小时候看过大约是单行本第一卷,一直念念不忘到如今。下载了电子版断断续续,到这个月有了ipad,才一口气看完。而小时候的零散记忆片段里梅德尔占据了极大的篇幅。那时就一直搞不清她到底是母亲?姐姐?还是情人?

其实每个男人心中都藏着一个俄狄浦斯。


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尼尔·波兹曼著,1985年。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书中波兹曼以“媒介即隐喻”、“形式决定内容”、“媒介决定文化”为前提,认为(以电视为代表)的碎片化媒介信息会导致“严肃文化的消亡”和“娱乐至死”。书的第二部分联系美国的现状分别探讨了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受“碎片化信息媒介”的影响。

考虑到这是一本85年的书。你不得不承认波兹曼是时代的先知。但另一方面,之前看到的一些观点将互联网也纳入碎片化信息媒介的范畴,得出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娱乐至死”。然而仔细读罢波兹曼的原作,你会发现互联网和波兹曼举例的电视有很大区别。

首先,互联网的信息绝不像电视那般碎片。网络中并也不难找到完整深入的文章、在线化的传统书籍或者书籍索引。其次重要的,“链接”这一“超文本”重要的特性,承担了将分散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的责任。考虑这两个特性,互联网远不是波兹曼所论的电视那般撕碎书籍这一传统媒介的“怪物”,相反互联网更像是传统印刷术媒介的一个浅层概要和索引。这样看来,互联网实际上不是破坏了印刷术媒介,反而是降低了我们使用传统印刷术媒介的难度。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互联网的确看似在毁灭我们的文化。这使得另一个关键因素浮现: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我们是否只停留在互联网浅层?我们能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的挖掘?这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王铭铭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作者从萨义德“东方学”的角度出发,批判了其西方中心论,提出从“逆向东方学”的视角,研究历史上东方眼中的西方世界——也是书名的来历。

这是读的第一本人类学书籍,可惜并没有太系统收获。书本身内容给我的感觉各章节之间的转折不连贯,于是我也不太清楚该如何切入。只能记下一些有趣的观点:1) 任何第一个文化因为自身的不完美,都倾向于向外幻想另一个完美文化。这在西方表现为对东方古国的浪漫幻想,而在中国则表现为完美西方幻想世界,例如西王母、西天极乐世界。2) 三国江南发展以前,中国的地理分界更多表现为东西对抗,而不是后来的南北对抗。3) 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对待西方的存在两种态度,将其看作朝贡体系的一部分或将其看作可借鉴的完美世界。而随着帝国的兴盛和衰落,这两种态度也是交替占优势。


8*8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封从德著,自由文化,2009年6月1日。

这个月遭遇敏感词日,之前关于8*8的知识全都来自卡玛的纪录片《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5月末恰好在twitter上看到有人批评这部片子的失实之处,比如对柴的妖魔化,比如刻意将改革和革命对立。好奇心驱使便找到这本当年学运领袖的回忆来读。

书中最后一章却用了大概几十页的篇幅直接批评了卡玛的纪录片,包括对卡玛本人背景和动机的质疑。不过我觉得书更戳中卡玛纪录片死穴的倒是之前章节对戴晴行为的描述。纪录片中戴晴扮演的是一个理性的知识分子,而从书中的讲述来看戴晴近乎一个骗子,这使影片一些原本有力的谈话消解了。总体来讲,读罢这本书后,我更倾向于相信书中的描述,不过这只是从语话风格态度判断的个人观点。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倒还是对8*8诸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书中印象最深的是林昭的同学、参加过西单民主墙运动、被关押流放的沈老师。他在整个运动中以自身经历反复告诫作者党的狡诈,但作者当时始终对此没有特别在意。前几天正好辗转读到许知远这篇《集体遗忘症》,讲到被刻意割断的历史,讲到右派对延安整风的无知、西单民主墙一代对反右的无知、学运对西单民主墙的无知。

今天,狡诈的愈发狡诈,无知的依然无知。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能体悟这句话,那至少走出了一步。


看图不说话

如果没有墙,这里有Flickr SetPicasaweb Album

2010.06.15 闪闪 – 周大福 前门

2010.06.15 闪闪和弟兄们 – 周大福 前门

2010.06.19 结婚照 – 中国照相馆

2010.06.21 淘宝, 2010.06.25 排队 – 合唱团

2010.06.21 淘宝, 2010.06.25 排队 – 领唱

2010.06.26 结婚证 – 东城区民政局

2010.06.26 成人保健 – 东城区民政局,政府采购,= =|||

世界杯开始很久了!

事情很多,却不知道怎么写出来。

以下是俺和蔺国公打赌的小组赛比分,我发现我猜非主流队比分很有天赋~

——华丽的赌博分割线(红色猜对比分,蓝色猜对胜负)———-

小组赛第一轮

南非 VS 墨西哥  2:1
乌拉圭 VS 法国  0:0
阿根廷 VS 尼日利亚  3:1
韩国 VS 希腊        0:1
英格兰 VS 美国            2:0
阿尔及利亚 VS 斯洛文尼亚  0:1
德国 VS 澳大利亚  2:0
塞尔维亚 VS 加纳  0:1
荷兰 VS 丹麦    3:1
日本 VS 喀麦隆  0:2
意大利 VS 巴拉圭    0:0
新西兰 VS 斯洛伐克  0:2
科特迪瓦 VS 葡萄牙  0:1
巴西 VS 朝鲜        4:1
洪都拉斯 VS 智利  0:1
西班牙 VS 瑞士    3:0

小组赛第二轮

南非 – 乌拉圭 1:0
法国 – 墨西哥 1:0
阿根廷 – 韩国 2:0
希腊 – 尼日利亚 0:1
斯洛文尼亚 – 美国 1:1
英格兰 – 阿尔及利亚 3:0
德国 – 塞尔维亚 2:0
加纳 – 澳大利亚 1:1
荷兰 – 日本 2:0
喀麦隆 – 丹麦 1:2
斯洛伐克 – 巴拉圭 0:0
意大利 – 新西兰 1:0
巴西 – 科特迪瓦 3:1
葡萄牙 – 朝鲜 2:0
智利 – 瑞士 1:1
西班牙 – 洪都拉斯 3:0

小组赛第三轮(等待核对~)

墨西哥 – 乌拉圭 1:1
法国 – 南非 0:1
尼日利亚 – 韩国 0:2
希腊 – 阿根廷 0:2
斯洛文尼亚 – 英格兰 1:2
美国 – 阿尔及利亚 2:0
加纳 vs 德国 1:3
澳大利亚 vs 塞尔维亚 1:1
斯洛伐克 vs 意大利 0:0
巴拉圭 vs 新西兰 3:1
丹麦 vs 日本 2:0
喀麦隆 vs 荷兰 1:3
葡萄牙 vs 巴西 1:2
朝鲜 vs 科特迪瓦 0:2
智利 vs 西班牙 1:3
瑞士 vs 洪都拉斯  1:0

五月读书笔记

这个月下半月实在太忙了,读书不多,基本都是月初的时候看的。


王力雄的《黄祸》,横排简体的电子版。我看的版本称为文学版,前言里作者说删掉了一些纯政治论述,所以更像小说。

一些评论把这本书当作政治预言来看待,然后以预言的不准确来批评这部书。这样未免为批评而批评。至少从我读到的版本来看,作者无意写一本纯粹的政治意淫。实际上本书很多情节发展是由巧合推动的,一些该然的个人选择将整个故事导向最后的悲剧结局。

因此作者在书中其实是根据当时的前提条件,尽可能推想出一种最坏的可能性。这种最坏的可能性很难成为现实,然而为了避免这种最坏或者那些较坏的情况,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改变前提条件。如果因为最坏情况没有成真就批评作者,却无视这许多年来,当时那些前提条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可能更加恶化,这恐怕实在没有读懂作者的本意。

“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人类理性,我却对此深表怀疑。”


波普很有名的小本子,《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上海人民出版社09年版,杜汝楫 / 邱仁宗译——这个版本最前面有我校马院院长的前言,里面大批波普对辩证逻辑的无知,实在冷到我。

从小接受洗脑的我,最熟悉的历史决定论就是马主义。我个人感觉马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最为吊诡在于,它既承认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又极端强调人的能动性。《贫困》这本小书里,波普的论证集中在人不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历史规律。不过作为我自己倒是更关心人的能动性的部分。这方面《贫困》可以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导读,波普在提到了“渐进工程”、“乌托邦工程”的说法,也简要阐述了“乌托邦工程”的灾难性后果,这个论点在《敌人》一书有更为深入的探讨。我也曾打算从这个角度写一篇探讨“第二基地”所面临的道德悖论,可惜一直没时间动笔。

另外昨天看最新一期的独立阅读推荐《索罗斯的哲学》才发现这人原来是波普的关门弟子……


巷说百物语》,京极夏彦著,萧志强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喜欢京极夏彦其实是从《巷说百物语》的动画片开始,这种怪力乱神的调调十分对自己胃口。后来先读《姑获鸟之夏》,再读到《魍魉之匣》,对京极夏彦可说惊为天人。《魍魉》的多线索编织,绝对是我读过推理小说中的典范。可惜后面再读京极堂系列《狂骨》、《铁鼠》两本,不知是否前面标杆太高的缘故,完全味同嚼蜡——尤其《狂骨》情节凌乱、语言冗长,读得几乎吐血。从京极的履历也看,《魍魉》96年拿下“推理作家协会奖”后,京极堂系列也再没有获奖的作品。

所以这次暂时放下京极堂系列的《络新妇之理》,而先读这本03年的《百物语》。果然也不再遇到京极堂系列的冗长的哲学讨论,反而是一系列很清淡的小品。其中百介比之京极堂,长进的便是学会如何更少介入作品。这本中篇集让我重新感到最早动画片的气味,虽然平淡了些,却能让我重新期待拿下直木奖的《后巷说百物语》。


余华,《河边的错误》,长江文艺出版社,92年版。

有些东西就是会让你觉得自己生未逢时。这半年来慢慢新读了不少格非、苏童、余华80-90年代的先锋小说,一些原来觉得有趣但其实并未看懂的也都拿出来重读。读到这本里收录的《献给少女杨柳》,我又一次想起芦苇这句话:

“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很多东西都会被他们默默的碾碎,如果我们无动于衷,那么将来我们所能面对的也只有支离破碎的自己。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译林出版社2003年,钱定平译。

正好在图书馆里看到,花了一个下午翻完,感觉一般。本书作为一本畅销书主要卖两个噱头,一是“男洛丽塔”,二是探讨如何看待参与纳粹屠杀的平常人。对于前者,书里缺乏精致的性描写,特别是看过电影之后,文字效果乏善可陈。而后者很像德国版的伤痕文学,距离稍远无法感同身受,但如果看作纯粹的道德探讨,思想深度又太过单薄。

唯一引起我注意的是,书中汉娜第二次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反问法官,“你该怎么办?”法官回答(大意是),“有些事从一开始就该敬而远之”。书中言说,法官实际是逃避了这个问题。然而我倒觉得,这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人,我们不能总是用集体、社会、国家来推卸个人选择所负担的责任。每一个帮凶都有罪嘛?是的,因为你可以选择。至少现在的我这么认为。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一开始读的重庆出版集团的纸版,后来看到网上说阉割比较严重,就改读了电子版。

这本书的定位其实有点尴尬,从文字来看,作者写作的很大一部分动机偏向自己的私人回忆,例如:书中那些上学、当兵的流水帐。然而既然真理部允许包装上市,再挂上“我们台湾”的字样,俨然就被宣传做了大陆p民了解台湾的窗口。不幸的是,作者的私人回忆显然不能应付这一宏大主题。于是不难理解网上批评这本书“讨好大陆当局”,充其量只是“我在台湾这些年”。

其实担心这本书会误导大陆p民,实在是杞人忧天。如果已经是真心想了解台湾,大抵不会只读这样一本书。而至于那些长着一颗红彤彤猪脑子、成天做梦武力统一的,看再多书,那也只能看出所谓的政坛乱象。说到底,无论政治如何风起云涌,大部分平头百姓的日子也还是一般过。以私人回忆而论,书中染指政治的分量,已足以说明台湾这些年间的变化。如果找一大陆p民写本《我们大陆这些年》,怕是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政治成分。因为我们稳定。

走些弯路也无妨,重要的是能走到终点。

“参谋总长在电视上宣誓依照宪法会恪守军队本分,服从新元首”。


作家与侦探

看到“豆瓣我说”超微小说活动(128字之内),正好之前兔子集里有个不用了的点子,拉论文的间隙就写了一个

—————————————–

“这桩谋杀完美无瑕,侦探困扰又疲倦地陷在躺椅里。他再一次梦到那位遇害的作家,死前他的连载正陷入僵局。阴霾的下 午,炉火旁,一筹莫展之际,闪电划过。作家惊醒过来,面对空白的稿纸,依稀记得梦到自己笔下的侦探。”

谈谈炒作

身边有这么个人,经常是一见到啥新闻(尤以社会、娱乐新闻为甚),三句之内便有言:“这炒作吧”。这两天身边之人未在,却偏偏又在网上见到不少炒作论。一时之间,诛心之剑光刀影,好不热闹。搞得我也想藉此谈谈炒作。

“炒作”这词,又“炒”又“作”,前身倒八成是个炒股用语。不过这里不追词源,《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炒作”为:“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分析分析这解释,看到“炒作”这回事,动机是“扩大影响”;手段是“反复宣传”;渠道是“媒体”。这解释原没问题,可自打有了互联网,但凡沾着“媒体”两字的话都变了调。

互联网号称“新媒体”。这下可不得了,原来“通过媒体”是多了不得一件事呀,可如今宅男如你在电脑前发个帖子也算得上是“通过媒体”了。接下来“反复宣传”这事更是好办。原先你怎么也得雇上百十来号人到处喊去。现在倒好,稍不留神就有成千上万人把您的艳照传的全世界都是。于是乎,如今但凡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东西,都在“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所以能不能定“炒作”罪也就全看动机——看您是不是想“扩大影响”了。

这种“以动机定罪”不是新鲜事,后汉书里就有“诛意”一说——也就是后来的“诛心之论”,可见古人对此就有所提防。诛心之论很容易导致不顾事实只以论动机定善恶,更恶劣的就成了颠倒黑白的手腕。后一种恰如“炒作论”者所为。今天的炒作论者看见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上去便是一句“炒作”。那暗含的意思是,你就为多吸引点眼球,你说的再对,那也是居心不良所以不值一提,甚至不值一听。

“诛心”本也未必全错,经常的我们还靠着诛心来去伪存真。可如今大家的言论自由已经可怜到如此地步,好容易有人顶风作案,如果还忙着拿“炒作”诛心,那未免让人猜测其心可诛了。其实以我等屁民今日所见所闻之范围,炒作论于我等大抵弊多利少。至少对于言论,以我之见还是不妨功利主义些。一篇文章,妙则存之,劣则去之,若能分清优劣,又何必诛意。

改成段子就是,松岛jj到底是为爱裸天涯,还是纯粹讨生活,这丝毫不该影响你的硬度。怕只怕您天生ed起不来,偏又讳疾忌医,就学会大扣炒作帽子,一番超然世外的神秘气。结果还是ed。

救救孩子

教室坍塌砸死的不是我的孩子,
三聚氰胺结石的不是我的孩子,
高温疫苗致死的不是我的孩子,
校园行凶杀死的不是我的孩子。

我正在做的一切,我打算做的一切,
不过是希望孩子免于我所在时代的伤害,
不过是希望孩子不再重复我此刻的思考。